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2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注释】
  ⑴汶上:即汶水之上。君:一作“翁”。
  ⑵蚕凋:蚕已成茧。桑、柘,落叶的乔木和灌木,叶子可以养蚕。
  ⑶栊:挂帘的窗户。
  ⑷顾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没有出仕做官时。
  ⑸学剑:李白曾从著名剑术家裴显在山东学习剑术。山东:指太行山以东。
  ⑹获笑:被人耻笑。汶上翁:汶水边的老公公。
  【翻译】
  五月梅子开始黄了,蚕也成蛹,桑树叶也空了。山东人重视纺织,家家垂帘织布,机杼轰鸣。看我没有去考进士做官,反而到这里来学剑术。在我骑马举鞭问前程的时候,你汶上老翁却笑话我来了。你这样的下里巴人倒忽悠我这样的壮士起来了,与你没什么好讨论的。你相信吗?我可以像鲁仲连一样,一书就攻下聊城。我也和他一样不会接受赏赐,我哪看得起如今这帮追名逐利之辈呢?我要直接西归故里了,可怜落日被阴虹掩蔽。你也别说其他话,我甘愿做飘蓬,四海为家。
  【鉴赏】
  此诗分前后两节。前节八句,着重描写了初抵东鲁时的真实感受。“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两句点明时间,梅子开始由青变黄,蚕桑之事已了,这就意味着进入了生产的第二道工序:“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东鲁的城乡妇女,又投入新的劳动:纺织。东鲁人有重织作的传统,李白初次旅游就获得了良好印象。
  李白从二十五岁经三峡出蜀,历湖北、江西、江苏、河南、山西等地,这时还没有机会出仕。“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两句正是诗人当时思想情况的写实。李白回顾自己南北奔走的生活历程,决定到东鲁定居。读书、学剑是李白的两大生活爱好。“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中的“访前途”有问路和了解今后出路的两层意思。李白初抵东鲁,访路途卜前程时,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他受到了汶水上一个老翁的嘲笑。但李白没有写出“笑”的内容,有意留下一个悬念。
  后节十句,是李白对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复,是全诗的重点部分和精彩片段。“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在李白看来,“下愚”们不能理解“壮士”的胸怀,也没有资格在“穷通”的问题上发议论。“穷通”即“穷达”,是为了押韵需要,改“达”为“通”。李白对“穷达”的理解,完全是从儒家思想出发。李白力争在政治上获得出路,先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然后归隐江湖,“独善一身”。李白这种思想,正和战国时期的鲁仲连是一致的:“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李白用鲁仲连的事迹,比喻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抱负,是因为鲁仲连的故事就发生在山东。


相关阅读
1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陌上花三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注释】 【查看全文】

2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出自宋朝诗人谢枋得的作品《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 【查看全文】

3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 【查看全文】

4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逍遥屏幽昧,淡薄辞喧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逍遥屏幽昧,淡薄辞喧呶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查看全文】

5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出自宋朝诗人郑域的作品《昭君怨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 【查看全文】

6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送僧归日本》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