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8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
  ⑴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
  ⑵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⑶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
  【翻译】
  辞行的酒虽已喝过,但我的游兴犹酣。几日来登山游水,把这里名胜几乎走遍。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聚这石门把酒言欢。秋风吹过,泗水的碧波已渐低落,而远处的徂徕山却一片苍翠海蓝。在这就要各自踏上飞蓬般的旅程之际,让我们再一次把酒杯斟满。
  【鉴赏】
  李白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公元745年(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鲁郡指现在的山东兖州,石门为兖州城东金口坝。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相关阅读
1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出自宋朝诗人徐照的作品《自君之出矣》,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君之出矣,懒妆眉黛浓。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 【注释】 ①眉黛:黛是古代女子用来画眉 【查看全文】

2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仔细更重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仔细更重看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白雪清词出座间》,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 【查看全文】

3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出自当代诗人周恩来的古诗作品《大江歌罢掉头东》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查看全文】

4 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生查子惆怅彩云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 【查看全文】

5 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生查子东风不解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 【查看全文】

6 青飙荡碧,喜云飞寥廓,清透凉宇。倦鹊惊翻台榭迥,叶叶秋声归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飙荡碧,喜云飞寥廓,清透凉宇。倦鹊惊翻台榭迥,叶叶秋声归树出自宋朝诗人李莱老的作品《壶中天登寄闲吟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飙荡碧,喜云飞寥廓,清透凉宇。倦鹊惊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