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高阳池送朱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径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馀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注释】
① 高阳池:即习家池。朱二:孟浩然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②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翻译】
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
【鉴赏】
此诗写了习家池往日的绮丽繁华,与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写意。此诗当作于他的晚年,诗中也可见浩然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同时从诗中也为读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晋代的襄阳其雄盛和繁华是胜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习家池而言其荒凉和破败,远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入黄溪闻猿》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注释】 ①黄溪:在今永州 【查看全文】
2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别来春半》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查看全文】
3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出自清朝诗人王应麟的古诗作品《三字经》的内容,其全文如下: 【解说】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 【查看全文】
4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夔府孤城落日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 【查看全文】
5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汉江临泛》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 【查看全文】
6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