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清平乐·别来春半》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释】
⑸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故见雁就联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无凭:没有凭证,指没有书信。
⑹遥:远。归梦难成:指有家难回。
⑺恰如:正像。《全唐诗》、《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作”却如”;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⑻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指行程越远。更,越。还生,还是生得很多。还,仍然,还是。[
【翻译】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赏析】
他之所以久久地站在花下,是因为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思念具体化。写出作者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思念万分之情溢于言表,从而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出自唐朝诗人王冕的作品《墨萱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 【查看全文】
2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其古诗全文如下: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查看全文】
3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出自唐朝诗人唐玄宗的古诗作品《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 【查看全文】
4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出自唐朝诗人令狐楚的古诗作品《少年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查看全文】
5 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有感儿童鞭笞学官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 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 儿曹相 【查看全文】
6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出自唐朝诗人马臻的作品《至节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注释】 ①至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