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9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夔府孤城落日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释】
  9.夔府: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10.京华:指长安。
  【翻译】
  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每当晚上北斗星出现的时候,我就按照它的方向来寻找长安的所在。听到巫峡的猿啼,我真的流下泪来。我也希望乘着浮槎回到自己的故乡,但这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我还记得我从前春宿左省值夜的时候,晚上熬夜写些明朝的封事,点燃书案上的香。可现在我早已不在那里就职。滞留此地,傍晚时分听到城楼上吹起悲笳,心中升起一股隐然的悲痛。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我一夜无眠,一直在怀念长安。
  【赏析】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


相关阅读
1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谒金门秋池阁》,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 【查看全文】

2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避地司空原言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 【查看全文】

3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4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天上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 【查看全文】

5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闲居初夏午睡起》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查看全文】

6 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