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8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首秋轮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注释】
  1、首秋:初秋之意,为阴历七月
  2、轮台:为北庭州属下辖一县,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具体位置至今未得确定
  3、阴山:今乌鲁木齐以东之天山东段山脉
  4、雪海:浩瀚之沙漠雪原,为当时轮台北面之沙海
  5、毡墙:毡帐之围墙
  6、毳幕:毡帐。毳cuì,鸟兽的细毛
  7、羶shān,羊等牲畜的腥臊气
  【翻译】
  身居异域在那阴山西面,轮台孤战位于雷海旁边。秋季已到只见行行飞雁,夏日刚过不闻声声鸣蝉。秋酉时时打得毡墙潮湿,秋风阵阵吹过帐幕腥腔。轮台之地距离家乡万里,边地元串已经过去三年。
  【鉴赏】
  《首秋轮台》这首五律于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诗人居轮台时所作。诗人于公元754年赴北庭,至今已历三年,诗中描绘初秋边塞景物.抒写久居边塞的惆怅心情。
  诗的开头面句从地点“轮台”落笔写。地为“异域”,城为“孤城”,而又位于明山之外,雪海之边,两句互相补充,各分三层以写边地荒远苦寒,起调极为沉重。
  诗的次两句则从时间“首秋”落笔写。“秋来”和“夏尽”点明“首秋”,雁为北地之氏“唯有雁”照应“孤城”二字;蝉为家乡之物,“不闻蝉”照应“异域”二字。“唯有”、“不闻”。从所见所闻,一正一反两个方而来写边地荒远苦寒。
  诗的五、六两句从居住环境方面写。边地的秋风秋雨侵袭着诗人居住的蓬帐,毡墙已经潮湿,帐幕发出胞气。上句景物诉诸视觉,下旬景物诉诸嗅觉,可见诗人置身子怎样的氛围之中。一“捞”一“格”,写边地初秋气候的恶劣,点染秋景气氛,勾划出一个极为凄苦的环境。
  诗的最后两句仍从地点时间两方面着笔来写。“轮台万里地”,写边塞地点之远;“无事历三年”,写戍边时间之长。环境苦寒,秋日又至,家乡万里,归去无期,思念家乡宅切是不言而喻的。因面这两句实为诗人之所感。
  这首诗由诗人所居异域而及诗人首秋所见,而及诗人边地所居,而及诗人心中所想,由远及近,层层写拢来,久居边塞的苦闷心情在首秋轮台的景物描绘中得到自然而又含蓄的表露。[4]
  首句为地理环境,异域,有别于内地,且在阴山之外;孤城雪海,竟然为沙漠之中的一块绿地。次句为气候环境,轮台之夏和秋季很短,夏季听不见蝉鸣,秋季看不见大雁,一不留神便进入冬季。三句为居住环境,住用毡帐,不防雨。结尾为总结感叹,茫茫万里辽阔之轮台,拜拜在这呆了三年。能看出来,岑参此时有些伤感,不知是对此西域轮台不满意,还是因为未能建功立业长叹息。
  轮台为古单于之地,风物民俗尽殊,即古之所谓异域。作者《轮台即事》破题即曰:“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即写其风物之异,与异域之感。结句平实,然平中有奇,实中有虚。无事而于此偏远荒漠之地度过三年。其难熬可知,其感触可会,句外有无穷之意。


相关阅读
1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桃源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 【查看全文】

2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山居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 【查看全文】

3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 【查看全文】

4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伊州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注释 【查看全文】

5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查看全文】

6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止酒居止次城邑》,其古诗全文如下: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