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17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渡河到清河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注释】
  ⑴河:指黄河。清河:唐贝州治所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西。唐济州属河南道,贝州属河北道,由济州治所渡河西北行,即可至清河。
  ⑵大河:即黄河。《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⑶“积水”句:谓河水广大,与天相接。积水,指积聚的水。《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于千仞之堤,若转员石于万丈之溪。”
  ⑷“天波”二句:谓水天一色,初无所见,远处忽现人烟稠密的郡城,仿佛水天相接出拆开一个口子。天波,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拆,裂,开。郡邑,当指唐河北道博州治所聊城县(今山东聊城东北)。唐时济州治所(今山东茌平西南)与博州治所隔河相望,由济州治所渡河,首先即当抵达博州聊城。
  ⑸城市:即指清河。据《元和郡县志》卷一六载,博州西北至贝州百九十里。
  ⑹宛然:真切貌,清晰貌。《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山川宛然,原野未改。”桑麻:桑树与苎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⑺回瞻:犹回望。唐韦应物《酒肆行》:“回瞻丹凤阙,直视 乐游苑 。”旧乡国:故乡,指京洛。
  ⑻渺漫:一作“淼漫”,水流广远的样子。连云霞:与天空之云霞相连,形容水波浩淼。
  【翻译】
  我扬帆行舟黄河上,秋水汇积远接天涯。水天相接处忽然裂开豁口,现出繁华的城邑万户千家。顺流前行又有城镇闪入眼中,宛然可见郊野的桑麻。回头瞻望我的故乡京洛,只见洪波浩渺远连云霞。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黄河下游的景致。作者行舟河上,视野开阔,所以诗中多从大处着墨,写出深沉、壮观、气势磅礴的景象。诗歌开篇两句就写出“积水穷天涯”的浩荡气势,表现出黄河的雄壮和开阔的景象。“天波忽开拆”两句写从水天一色开拆的缝中,看见“郡邑千万家”,然后看见城市,接着是城外的农田,读之令人如见如闻。这两句不仅气势雄浑,意境壮美,而且准确地捕捉住诗人坐船时特有的运动感受,落笔自然而有奇致。五六两句写作者沿河所见的盛况。“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一方面说明盛唐时期人口多、集市经济兴盛的状况,另一方面桑麻繁盛也构成了平原以东地带城乡风景的一大特色。结尾两句描写作者回首时,只看见河水连天,看不见故乡了,由此抒思乡之情,情景交融,发人遐思,言已尽而意未穷。
  这首诗写出黄河下游的积水淼浩,波光连天,崔嵬峥嵘,黛色葱郁,一派廓大气势,显示出王维前期山水诗歌的明朗风格。诗人看山,是黛色葱郁,气势宏大,仿若一个绿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 崔嵬峥嵘;看水,是波光连天,浩洁瀚瀚,一望无际,又或像一条劈开山峡的巨龙,一泻千里,如此廓大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从思想境界看,此诗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静观”,即在社会之外看社会,人生之外看人生,景观之外看景观,充分体现了王维山水诗的深邃、幽静等特点。


相关阅读
1 天风姤卦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姤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翼下乾上)姤①:女壮②,勿用取女③。 初六:系于金柅④,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争踯躅⑤。 九二:包有鱼⑥, 【查看全文】

2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二》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查看全文】

3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踏莎行候馆梅残》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 【查看全文】

4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 【查看全文】

5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解佩令十年磨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磨剑,五陆结客,把平生 【查看全文】

6 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 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