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出自唐朝诗人徐贤妃的作品《彩书怨·叶下洞庭初》,其古诗全文如下: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注释】
⑴彩书怨:一名《彩毫怨》。彩书:即帛书,指书信。
⑵“叶下洞庭初”: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意。叶下:秋至之征。初:一作“秋”。
⑶“思君万里馀”:言隔万里而相思,化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思君令人老”。馀(yú):不尽的,未完的。
⑷锦屏:锦绣屏风,这里指天空。
【翻译】
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时问总是很长很长。秋天又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儿与我为伴。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
【鉴赏】
该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思妇住在江南洞庭湖边,丈夫远在蓟北。这样安排构思巧妙。首句既点明时令和地点,又化用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中间两联对仗极工,末联点题。钟惺评此诗曰“高浑”,实为唐诗佳作。
首联点明了地点、时间和主题,即深秋时节对夫君的怀念。头一句“叶下洞庭初”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炳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蓣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句意,点明时节,又借屈原诗中盼湘女水神来的吉日之意,暗含盼夫早归的宿愿。第二句“万里余”,言丈夫离去之远,愈远则念愈深,一个“思”字统领全篇。
颔联实写思妇之怨,以“被冷”、 “屏虚”写出“怨”的高潮。用“香被冷”和“锦屏虚”来反映生活的富丽和心情的空虚与苦闷,“露浓”天寒又无人共衾则“香被冷”; “月落”夜深,锦屏中仍空虚无人,闺房孤寂,自然由“思”而生怨。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春游南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 【查看全文】
2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出自宋朝诗人叶清臣的古诗作品《贺圣朝留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 【查看全文】
3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 【查看全文】
4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出自唐朝诗人张仲方的作品《赋得竹箭有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 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 碧色乍葱 【查看全文】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古诗作品《已亥杂诗》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 【查看全文】
6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出自汉朝诗人汉乐府的作品《平陵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