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村居苦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注释】
①“五日”句:形容天气极度寒冷,连经冬不凋的竹子和柏树都冻死了。
②回观:遍观。村闾:村落、村庄。闾,里巷的大门,因以作里巷的代称。
③蒿棘:泛指柴草。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多种。棘,荆棘,多刺的灌木。
④农者:种田的人。苦辛:痛苦酸辛。
⑤顾:可是。当:值,在。此日:指在酷寒的时候。
⑥草堂:茅草盖的房子,旧时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深:隐藏。掩门:闭门。
⑦褐裘:布面的皮袍子。絁被:绵绸被子。
⑧垄亩勤:种田的辛苦,垄亩,田亩,田间。
⑨彼:指农民。深:甚。
⑩是何人:是什么样的人。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无垅亩之勤,却凭什么过着优裕的生活。
【翻译】
元和八年的十二月,接连五天大雪纷纷。竹子柏树都被冻死,何况那缺衣的农民!遍观村里所有人家,十有八九户小家贫。寒风吹来好似利剑,衣衫单薄不能遮身。只有点燃蒿草取暖,终夜愁坐盼望清晨。我才知道大寒年岁,农人更加痛苦酸辛。反思自己在此时刻,紧紧关上草堂屋门。穿着皮袍盖着棉被,不论坐卧都有余温。庆幸免遭饥寒之苦,且又不必躬耕力勤。想起他们我很惭愧,叩问自己算是何人。
【赏析】
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
“八年十二月”至“农者尤苦辛”为前一部分,描写了农民的艰难生活。这首诗写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的村民,痛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竹柏皆冻死”,说明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严冬。“十室八九贫”,说衣不遮身的农民,只能靠烧蒿棘艰难度日,可以想象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怎么抵挡得了这严寒的袭击。
“顾我当此日”到“自问是何人”是第二部分。诗人目睹村民的“苦寒”,回首看看自己:居住在私宅草堂,大门深闭;身穿褐色皮袍,盖着丝织绸被,或坐或卧都很暖和。每天待在宅内,不仅幸免了像村民那样的冻饥之苦,而且没有在垅亩田间辛勤耕作之累。最后感叹地说,想着你们村民的境况,自己深感惭愧,不禁自问:我是什么人呀?此几句写出了诗人的内疚心理,表达了对村民们的深切同情。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相关阅读
1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出自清朝诗人赵翼的作品《论诗只眼须凭自主张》,其古诗全文如下: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注释 【查看全文】
2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楚吟山上离宫宫上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注 【查看全文】
3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 【查看全文】
4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自代内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 【查看全文】
5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点绛唇红杏飘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 【查看全文】
6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如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