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7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黄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鉴赏】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以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以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以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解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以黄河之“曲”通“银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银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解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相关阅读
1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自唐朝诗人邹浩的作品《咏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 ①邹浩,宋 【查看全文】

2 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瑞鹤仙悄郊原带郭》,其古诗全文如下: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 【查看全文】

3 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题崔公池亭旧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 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 红艳影多 【查看全文】

4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 【查看全文】

5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翻译】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释义】 龙师火帝 龙 【查看全文】

6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玉京秋烟水阔》,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