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鹦鹉·竟日语还默》,其古诗全文如下: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
【注释】
①“竟日”二句:成天讲话突然沉默,半夜里栖息忽然又惊醒。竟日,整天。中宵,半夜。栖,栖息。
②缘:因为,由于。彩翠:羽毛颜色翠绿。
③分明:(心中)是非分明。
④起:涌起。归巢思:回到老巢的念头。
⑤忆侣:思念伴侣。
⑥坼:一作“拆”,裂开,此指拆毁,打碎。
⑦从:同“纵”,放开。《礼记·曲礼上》:“欲不可从。”快:快活。飞鸣:飞翔,鸣叫。
【翻译】
成天讲话突然沉默,半夜里栖息忽然又惊醒。身被囚禁,只由于毛色美丽,心情痛苦,仅因为是非分明。晚上常涌起回到旧窝的思绪,春天常发出怀念同伴的心声。什么人能帮助打破这牢笼,让它能自由地讲话欢快地飞行。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被囚禁的鹦鹉的生活情况和内心活动,表现了诗人自己苦闷的心理和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鹦鹉是会学人语的,诗人写它白天“语还默”,夜晚“栖复惊”,通过日夜的表现揭示它内心的活动,诗人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写它身被“囚”、心受“苦”,身心不自由都是因为它太出众、太聪明;写它“思”归巢,“忆”伙伴,都是为了突出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诗人是在写鹦鹉,也是在写人,在写作者自己,在写世态人情。人因为有才髓而招来祸患,因为事理分明而使自己内心矛盾,痛苦不堪,这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首诗是诗人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批判,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露。
诗的最后两句——“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是鹦鹉的愿望,也是作者的愿望。鸟有鸟性,人有人性,在冲破牢笼,追求自由这一点上鸟与人是相通的,对“快飞鸣”的生活是无限向往的。本诗以鸟喻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含义深刻。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秋浦长似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 【查看全文】
2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出自汉朝诗人蔡文姬的作品《悲愤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 【查看全文】
3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出自唐朝诗人薛莹的古诗作品《秋日湖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注释】 ①五湖:指江苏的太湖。 【查看全文】
4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词作品《赋得妾薄命》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 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 【查看全文】
5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宝月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 【查看全文】
6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望江南江南蝶》,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