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8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作品《题弟侄书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释】
  ①何事:为什么。
  ②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
  ③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
  ④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⑤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⑥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⑦案:几案。
  ⑧惰:懈怠。
  【翻译】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赏析】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你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之高超。这是就全篇来说的,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杜荀鹤是唐末时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学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注重弘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相关阅读
1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其全文如下: 古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 【查看全文】

2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读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释】 归老: 【查看全文】

3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命子悠悠上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注 【查看全文】

4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出自于诗经作品《甫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查看全文】

5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 【查看全文】

6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越女词吴儿多白皙》,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注释】 ⑶吴儿:此指吴地女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