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幽居·贵贱虽异等》,其古诗全文如下: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注释】
⑴幽居:隐居,不出仕。
⑵异等: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⑶营:谋求。
⑷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⑸遂:称心,如愿。
【翻译】
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
【鉴赏】
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作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
所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韦应物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闲的,因而在他笔下所描绘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轻松愉快、明丽新鲜的色彩。下边六句是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
相关阅读
1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 【查看全文】
2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怀金陵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注释】 【查看全文】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夜雨寄北》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 【查看全文】
4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出自唐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惜余春急雨收春》第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 【查看全文】
5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咏怀古迹其四》,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 【查看全文】
6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戏题阶前芍药》,其古诗全文如下: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