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21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出自于诗经作品《既醉》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厘尔女士,从以孙子。
  【注释】
  1、德:《集传》:“德,恩惠也。”
  2、君子:《集传》:“君子,谓王也。尔,亦指王也。”
  3、将:美好。《郑笺》:“肴,谓牲体也。” 《通释》:“将,臧声相近,臧为美,将亦美也。”
  4、昭明:显明;光明。《郑笺》:“昭,光也。” 《正义》:“与之以昭明之道,谓使之政教常善,永作明君也。”
  5、融:十分明亮。《毛传》:“融,长。朗,明也。”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言其明高出,足以照临四方,所谓居上克明也。”
  6、俶:始。《毛传》:“俶,始也。”
  7、尸:祭祀中装扮神灵的人。《郑笺》:“公尸以善言告之,谓嘏(古gǔ,又读贾jiǎ)辞也。”
  8、摄:《毛传》:“言相摄佐者以威仪也。”
  9、有:《通释》:“有,又也。言君子又为孝子也。”
  10、匮:《毛传》:“匮,竭。类,善也。” 《传疏》:“尔,孝子也。言孝子有不竭之善,则祖考之神,长予孝子以善也。”
  11、壶:扩充,广大。
  12、祚:福禄。胤(印yìn):后嗣。《集传》:“祚,福禄也。胤,子孙也。”
  13、仆:附着,着落。
  14、厘:通“赉(赖lài)”,赐予。女:同“汝”,你。《毛传》:“厘,予也。”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一:“女士者,士女也。孙子者,子孙也。皆倒文以协韵。”
  【翻译】
  你的美酒我已醉,你的恩惠已饱受。君子长寿万万岁,赐你大福永不休。你的美酒已喝醉,你的菜肴真有味。君子长寿万万岁,赐你光明大智慧。光明智慧照四方,高明而且结局强。善终必有好开始,神尸祝你万年昌。神尸祝辞说的啥?食品精美质量好。朋友纷纷来助祭,助祭庄严有礼貌。祭祀礼节很合时,主人又是大孝子。孝子孝心无穷尽,赐你好处永不止。他的好处怎么样?家室光大天下平。君子寿命万年长,赐你子孙大福庆。子孙后嗣又如何?天赐福禄多如林。主人寿命长万春,天降大命附你身。大命附你又怎生?赐你女子和男丁。赐你女子和男丁,子孙代代都旺盛。
  【赏析】
  《毛诗序》云:“《既醉》,大(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三家诗无异义。宋严粲《诗缉》云:“此诗成王祭毕而燕(宴)臣也。太平无事,而后君臣可以燕饮相乐,故曰太平也。讲师言醉酒饱德,止章首二语;又言人有士君子之行,非诗意矣。”对《毛诗序》之说认同前半部分而否定后半部分。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系“父兄所以答《行苇》之诗,言享其饮食恩意之厚,而愿其受福如此也”,但其说实臆测之辞,不可信。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谓“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主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辞”,高亨《诗经今注》谓“这首诗当是祝官致嘏辞后所唱的歌,可以称为嘏歌”,嘏歌是一种特定的祝辞,故程、高二说实际上相同,兹从之。
  诗以“既”字领起,用的虽是赋法,但并不平直,相反,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起得飘忽”,颇为中肯。而“既醉以酒”,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既饱以德”,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对他的拳拳之意怎能无动于衷?因此,神主代表神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诗的前两章,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便预祝他万年长寿,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而第三章末二句“令终有俶,公尸嘉告”,直接点出公尸,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诚如陈子展所云,“为一篇承上启下之关键”。如果把此诗比为一篇小说,则前两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而后五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法,第三章则是两者的过渡。“其告维何”、“其类维何”、“其胤维何”、“其仆维何”云云,等于现代汉语“他的……是什么?他的……是……”这样的结构。这五章中,除第三章是答谢献祭人的隆重礼节外,其余四章都是祝福的具体内容。从尽孝、治家、多仆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显出神意之确凿无疑。诗的中心词不外“德”、“福”二字,主祭者周王有德行,他的献祭充分体现了他的德行,因此神就必然要降福于他。方玉润《诗经原始》指出:“首二章福德双题,三章单承德字,四章以下皆言福,盖借嘏词以传神意耳。然非有是德何以膺是福?”其说不为无据。而神主所宣布的将赐之福,在诗中主要是属于家庭方面而不是属于军国方面的,颇显示出此诗颂祷的倾向性,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似乎也更有亲切感。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是本篇的一个特色。《诗经》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屡见不鲜,但像本篇这样上文尾句与下文起句相互绾结,而重复只在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二字那样的修辞方法(我们姑称之为半顶针修辞),却是并不多见的。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以,这样各章之间便以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但本篇的作者却蹊径别出,不取上下章衔接文字完全重复的纯顶针格,而仍收“蝉联而下,次序分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之效,并别具曲折灵动之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章与章的半顶针衔接又与各章章内的纯顶针修辞(如“高朗令终”与“令终有俶”、“朋友攸摄”与“摄以威仪”、“君子有孝子”与“孝子不匮”)连成一片,读来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相关阅读
1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查看全文】

2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湘江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注释】 潮:指波 【查看全文】

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古诗作品《回乡偶书》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 【查看全文】

4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 【查看全文】

5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翻译 【查看全文】

6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