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出自于诗经作品《噫嘻》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注释】
⑴噫嘻:感叹声,“声轻则噫嘻,声重则呜呼”,兼有神圣的意味。成王:周成王。
⑵昭假:犹招请。昭,通“招”;假,通“格”,义为至。尔:语助词。
⑶时:通“是”,此。
⑷骏:通“畯”,田官。私:一种农具“梠(sì)”的形误。
⑸终:井田制的土地单位之一。每终占地一千平方里,纵横各长约三十一点六里,取整数称三十里。
⑹服:配合。
⑺耦:两人各持一耜并肩共耕。一终千井,一井八家,共八千家,取整数称十千,结对约五千耦。
【翻译】
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我将率领这众多农夫,去播种那些百谷杂粮。田官们推动你们的耜,在一终三十里田野上。大力配合你们的耕作,万人耦耕结成五千双。
【赏析】
此诗的时代和主题,历来争议较大,主要是因对“成王”和“昭假”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关于“成王”,毛传认为是“成是王事”,郑笺认为是“能成周王之功”,后人因而认为诗“作于康王之世”(何楷);但大多数人认为成王是生号而非死谥(马瑞辰、王先谦、王国维、郭沫若)。这里采用后一说。关于“昭假”,有人认为只能用于神灵(王先谦),因而昭假的对象是上帝或先公先王,诗系向他们祈谷(《毛序》)以来旧说);但也有人认为昭假也可用于生人,诗为成王藉田典礼时昭告臣民之辞(袁梅、王宗石)。经过《诗经》与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昭假(邵各)”用法的比勘,发现昭假确实是用于神灵的,但“祈谷和藉田典礼时昭于上帝”和招请先公先王应不矛盾,因为“藉田之谷,众神皆用,独言帝藉者,举尊言之”(《周礼》贾公彦疏)。近人也有主张诗虽写成王藉田,但口气却是成王的近臣向农官传达再由农官向农奴发令(孙作云、郭沫若、高亨)。
根据《国语·周语》等记载,藉田典礼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王在立春或立春后之“元日”(吉日)行裸鬯(灌香酒祭神)祈谷之礼,然后率官员农夫至王之“藉田”行藉田礼,象征性地做亲耕劝农之举。诗篇即叙述了成王祭毕上帝及先公先王后,亲率官、农播种百谷,并通过训示田官来勉励农夫努力耕田,共同劳作的情景。
全诗八句,分为四、四两层。前四句是成王向臣民庄严宣告自己已招请祈告了上帝先公先王,得到了他们的准许,以举行此藉田亲耕之礼;后四句则直接训示田官勉励农夫全面耕作。诗虽短而气魄宏大。从第三句起全用对偶,后四句句法尤奇,似乎不对而实为“错综扇面对”,若将其加以调整,便能分明看出。
总之,《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苏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 【查看全文】
2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忆齐安郡》,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 【查看全文】
3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 【查看全文】
4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 【查看全文】
5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少年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 【查看全文】
6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