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出自于诗经作品《南山》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注释】
⑽从:相从。
⑾蓺:即“艺”,种植。
⑿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亩,田垅。
⒀取:通“娶”。
⒁告:一说告于祖庙。
⒂鞫:穷,放任无束。
⒃析薪:砍柴。
⒄匪:通“非”。克:能、成功。
⒅极:至,来到。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翻译】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缓步独行。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劈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行。娶妻应当怎样,少了媒人哪成。既然姻缘已结,为何由她恣纵。
【赏析】
第三、四章转换角度,发表对鲁桓公的议论:作者成功运用“兴”的手法,以种麻前先整理田地、砍柴前要先准备刀斧这些日常劳动中的必然性,来说明娶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进一层针砭实际,说明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无法做文姜的主。放任她回娘家私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被搁浅、践踏,显得庸弱无能,文姜的无视礼法、胡作非为也跃然于纸上。
这首诗的风格同《诗经》十五国风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一样,是一首群众创作的民歌,其特点也是每一章节除少数词语略作更换外,基本的语词句法都是相同的,特别是每章的最后二句,句法语气完全一样,只有一二个字的变化,其含义也相似或相近。这正是便于反覆咏唱,易于记忆吟诵,寓意比较单纯的民歌式作品。此外,从这首诗里,也反映了男女婚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封建礼教,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相关阅读
1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蔡中郎坟》,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注释】 ⑴蔡 【查看全文】
2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漫成沈约怜何逊》,其古诗全文如下: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注释】 ⑸《南史何逊传》:沈约 【查看全文】
3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 【查看全文】
4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作品《筹笔驿》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 【查看全文】
5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龙盘虎踞帝王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查看全文】
6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词作品《听筝》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