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出自于诗经作品《芄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注释】
⑴芄兰:亦名女青,荚实倒垂如锥形。(草本植物,又名萝藦,俗名婆婆针线包,实如羊角。支:借作“枝”。
⑵觿:古代骨制的解绳结用具,头尖尾粗,形状像牛角,俗称角锥,也为成人佩饰。少年婚后也佩,象征成人。
⑶能:乃、而,一说宁,岂。知:智,一说“接”
⑷容:佩刀,刃钝不能割物。遂:佩玉。一说容、遂,舒缓悠闲之貌。
⑸悸:带摆动貌。
⑹韘:抉拾,俗称扳指,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钩弦的工具,用玉或骨制作,一般为成人佩戴,已婚少年佩戴象征已经成人。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
⑺甲:借作“狎”,亲昵。一说长也。
【翻译】
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虽然指上已戴决,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赏析】
本篇主旨说法很多,一谓刺诗,汉《毛诗序》说:“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元刘玉汝《诗缵绪》说:“愚意卫人之赋此,毋亦叹卫国小学之教不讲欤?”明丰坊《诗说》说:“刺霍叔也,以童僭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乱。”明季本《诗说解颐》说:“世俗父兄不能教童子习幼仪,而躐等(超越级别)以骛高远也,故诗人作诗以刺之。”今人高亨《诗经今注》等则以为是刺童子早婚。一谓美惠公,近人徐绍桢《学寿堂诗说》说:“当是惠公初即位,以童子而佩成人之觽,行国君之礼,其大夫作诗美之,欲勉其进德耳。”一谓恋歌,今人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说:“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今取后一说。
诗人即景起兴,因为芄兰的荚实与觽都是锥形,很相像,故诗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这位女诗人与诗中的“童子”,可能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是,自从“童子”佩带觽、套上韘以来,对自己的态度却冷淡了。觽本是解结的用具,男子佩觽并没有严格年龄限制,与行冠礼不同。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说苑·修文篇》也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当时,贵族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汉了,一下子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这一变化,在那多情的女诗人眼里,不过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罢了,实际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最使她恼怒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得很,而现 在他却对自己疏远了,冷落了。因而“童子”的日常言行举止乃至垂下的腰带,无一不惹她生气,看了极不顺眼,甚而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做给她看的。尽管他“容兮遂兮”,处处显示出一副成熟男子的模样,而她偏要口口声声唤他“童子”。“童子”的称呼,正包含着她似娇还嗔的情态,从这一嘲讽揶揄中不难察觉她“怨”中寓“爱”的绵绵情意。
全诗两章重叠,实际只有三个字不同,寥寥数语,就把“童子”态度的变化及姑娘的恼怒心理描摹出来了,清牛运震《诗志》评论说:“‘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讽刺之旨已自点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仪咏叹一番,而讽意更自深长。诗情妙甚。”每章前四句一韵,后两句一韵,从乐歌的角度考察,后两句大约是附歌。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崔秋浦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 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 怀君未 【查看全文】
2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 【查看全文】
3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咏三良束带值明后》,其古诗全文如下: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 【查看全文】
4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其古诗全文如下: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 【查看全文】
5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醉后赠张九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 【查看全文】
6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满庭芳小阁藏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