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0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出自于诗经作品《君子于役》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
  ⑹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⑺有佸:相会,来到。
  ⑻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⑼括:来到。音、义同“佸”。
  ⑽苟:诚,犹如实。
  【翻译】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赏析】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相关阅读
1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出自唐朝诗人张曙的作品《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 【查看全文】

2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出自宋朝诗人韩琦的作品《九日水阁》,其古诗全文如下: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 【查看全文】

3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正气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 【查看全文】

4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宴散》,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 【查看全文】

5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点绛唇时霎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 【查看全文】

6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