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1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颂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释】
  元和:唐宪宗年号。
  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列圣:前几位皇帝。
  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
  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
  封狼:大狼。
  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度:即裴度。
  都统:招讨藩镇的军事统帅。
  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
  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行军司马:指韩愈。
  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蔡:蔡州。
  贼:指叛将吴元济。
  【翻译】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赏析】
  韩愈的《平淮西碑》,歌颂了平叛战争,突出宰相裴度的战略决策之功,着眼于宣扬唐朝廷削平藩镇割据的战略方针,表现出独特的政治卓见。段文昌重撰的碑文,对李愬的功绩叙述充分,但在大处方面逊于韩碑。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极力推崇韩碑,一再强调裴度的决策、统帅首功,功不可灭,体现出他将国家治乱归于中枢是否得人的一贯主张,强烈的向往对宪宗和裴度在伐叛战争中的明断果决和相互信任,而对宪宗后来信谗推碑之举不无微词。
  这首叙议相兼,而以叙事为主。描写了裴度奉命任统帅讨平淮西叛镇,韩愈奉命撰碑及推碑的过程。诗的开头以平叛战争的缘起;最后一段,是对韩碑的热烈赞颂。这首诗气势磅礴。诗一开始,就渲染宪宗的“神武”和平叛的决心,显示出一种雄健的气势。“誓将上雪列圣耻”一句,将眼前的平叛战争和安史之乱以来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联系起来,表明此役关系到国家的中兴。接下来写淮西藩镇长期反抗朝廷,突出其嚣张跋扈的气焰,以反衬下面裴度平淮西之功的不同寻常。
  第二段开头四句,承接开篇四句,先点出宰相裴度,暗示“上雪列圣耻”的关键在于“得圣相”。随即直入本题,叙述裴度统兵出征,简明直率,毫不拖泥带水。接下“愬武”四句,从麾下武将文僚一直叙述到勇猛的士兵,表现裴度的最高统帅形象和猛将精兵如云的宏大声势。


相关阅读
1 背人偷盖小逢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背人偷盖小逢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 【查看全文】

2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出自元代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 【查看全文】

3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作品《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 【查看全文】

4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宴清都万里关河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 【查看全文】

5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 【查看全文】

6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贺新郎别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