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出自于诗经作品《草虫·喓喓草虫》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⑺陟:升;登。
⑻蕨:植物名,初生无叶,可食。
⑼惙惙:忧,愁苦的样子。
⑽说:通“悦”。
⑾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
⑿夷:平。心平则喜。
【翻译】
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莱叶。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凄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巢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平静了。
【赏析】
第二、三章虽是重叠,与第一章相比,不仅转换了时空,拓宽了内容,情感也有发展。登高才能望远,诗人“陟彼南山”,为的是赡望“君子”。然而从山颠望去,所见最显眼的就是蕨和薇的嫩苗,诗人无聊之极,随手无心采着。采蕨、采薇暗示经秋冬而今已是来年的春夏之交,换句话说,诗人“未见君子”不觉又多了一年,其相思之情自然也是与时俱增,“惙惙”表明心情凝重,几至气促;“伤悲”更是悲痛无语,无以复加。与此相应的,则是与君子“见”、“觏”的渴求也更为迫切,她的整个精神依托、全部生活欲望、唯一欢乐所在,几乎全系于此:“我心则说(悦)”、“我心则夷”,多么大胆而率真的感情,感人至深。方玉润说:“始因秋虫以寄托,继历春景而忧思。既未能见,则更设为既见情形,以自慰其幽思无已之心。此善言情作也。然皆虚想,非真实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蝼蛄夕鸣悲’、‘明月何皎皎’等篇,皆是此意。”(《诗经原始》)此可谓善读诗矣。
此诗虽是重章结构,押韵却有变化,首章一、二、四、七句用韵;而二、三章则是二、四、七用韵,译诗仿此叶韵。另外王力《诗经韵读》认为各章第三句“子”与第五、六句“止”亦是韵脚。
相关阅读
1 无情牵怨抑。画舸红楼侧。斜日起凭阑。垂杨舞晓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情牵怨抑。画舸红楼侧。斜日起凭阑。垂杨舞晓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菩萨蛮绿波碧草长堤色》,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波碧草长堤色。东风不管春狼藉。鱼沫细痕圆。燕泥花 【查看全文】
2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送韩都护还边》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查看全文】
3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查看全文】
4 本期济仁义,今为众所嗤。灭名竟不试,世义安可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本期济仁义,今为众所嗤。灭名竟不试,世义安可支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 【查看全文】
5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出自宋朝诗人张抡的作品《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 【查看全文】
6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