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塞虏乘秋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释】
⒃剑花:剑刃表面的冰裂纹。
⒄殊:远。嗟:感叹。
【翻译】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将军带着虎符出征,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赏析】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尾联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了。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衰荣无定在》,其古诗全文如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 【查看全文】
2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 【查看全文】
3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出自于诗经作品《裳裳者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 【查看全文】
4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 【查看全文】
5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闻李太尉举兵秦出天下兵》,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查看全文】
6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古诗作品《九日送别》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