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9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早秋·遥夜泛清瑟》,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释】
  拂:掠过。
  金河:即银河。五行学说称秋天为金,故称秋天的银河为金河。
  还密:尚未凋零。
  一叶下:《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洞庭波:用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语意。正是《淮南子》上所说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时候,情不自禁想到《湘夫人》中所写的洞庭湖上生起的秋波。
  【翻译】
  长夜里一片清凉,绿色萝叶间吹起了西风。残萤栖息在露珠晶莹的草间,雁群掠过初秋的星空。晨光里高大的树木,依旧是枝繁叶密。晴空下重叠的远山,更显得分外清晰。当枝头飘落下黄叶一片,我料想洞庭湖波浪涌起。
  【赏析】
  后四句写白天景色。“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夜过天晓,高大的树木依旧是叶子繁密,这是由于刚进秋天,气候尚未变冷。这一笔仍是扣住“早秋”来写。气候虽未变冷,但毕竟已是秋天,天高气爽,宇宙澄净,所以晴日下的远山就显得轮廓分明,山色清晰,这就是“远山晴更多”的原因。此联二句,一句写近景,一句写远景,重本色彩点染,树之绿,山之青,把初秋的山野写得玲珑可爱。末二句连续使用两个有关早秋的典故,为秋光增色:“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全诗构思缜密,句句紧扣“早秋”的风物来写,把一个“早”字表现得十分突出。此诗以细致的笔触、清丽的文字描绘了初秋的景象,无一字脱离“早秋”的题目,处处落在“早”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翠萝”、“残萤”、“玉露”、“早雁”、“晓还密”、“晴更多”、“一叶下”、“洞庭波”等词语的遣用,扣紧“早” 字,把早秋的景象写得十分真切又婉丽如画,是诗人为初秋唱的一曲深请的颂歌。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相关阅读
1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出自唐朝诗人皇甫冉的作品《送魏十六还苏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释】 【查看全文】

2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出自唐朝诗人窦牟的作品《西凉伎吾闻昔日西凉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楼下 【查看全文】

3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注 【查看全文】

4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题润州多景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 【查看全文】

5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滕王阁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 【查看全文】

6 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出自元朝诗人刘秉忠的作品《干荷叶根摧折》,其古诗全文如下: 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 恁时节,万丝绝。 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