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9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汴河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注释】
  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济渠,流经今河南、安徽境,在泗县入淮河,隋炀帝所开,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开封市附近汴河之旁,传为炀帝行宫故址。
  广陵:今江苏扬州。帝:隋炀帝杨广。
  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先劈昆仑:一作“光碧黄河”。
  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
  “三千宫女”句:《隋书·炀帝纪》:“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帽、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翻译】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赏析】
  此诗首联写隋炀帝东游前的准备。闻说扬州花盛,便想前去观赏,这是人之常情。起句气势和缓;语不惊人。但紧一句便顿起波澜,杨广为了去广陵看花,竟凿渠引流、大兴水土。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仑一派流”,一语中的,揭示本质。颔联写杨广离宫时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这个场面如何壮观,气势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禁兵二百,前护后拥,宫女三千,尾随其后。皇帝的赫赫声威,于此表现无遗。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进一层。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
  尾联总束前文,避实就虚,删繁就简,写出隋朝的结局,点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这个结局,是历史的结局,又是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结局。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楼,终为李唐所代。历史发展遵循着固有的轨迹。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这种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相关阅读
1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浑河中九庙无尘八马回》,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查看全文】

2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挽词恭默思良弼》,其古诗全文如下: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 【查看全文】

3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移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查看全文】

4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岁暮归南山》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 【查看全文】

5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出自唐朝诗人司空曙的古诗作品《贼平后送人北归》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查看全文】

6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读韩杜集》,其古诗全文如下: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注释】 ①杜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