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东郊·吏舍局终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释】
⑸缘:沿着。涧:山沟。还复去:徘徊往来。
⑹霭:云气,这里作动词,笼罩。
⑺“乐幽”二句: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⑻“终罢”二句:典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面要效仿陶渊明辞官归隐。斯,一作“期”。慕陶,指归隐。直,或作真,就。庶,庶几,差不多。
【翻译】
困守官舍,使我终年地烦闷。漫步郊野,曙光荡涤我的胸襟。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青山如画,淡泊了我的尘念俗情。斜倚树丛,我休息得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斑鸠声声,却不知在哪里欢鸣。我向来喜爱幽静,可惜总难以遂心。公务缠绕,生活常感觉迫促不宁。我终将辞谢官职,去营造茅屋一进,追随陶潜的步履,但愿得到那清雅的风情。
【赏析】
这首诗写春天山野之景很清新,显示出诗人写景的才能。但韦应物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能躬耕田里,兴来作诗歌田园风景,农村景象处处可入诗中,处处写得自然生动。韦应物则是公余赏景,是想以清旷之景涤荡尘累,对自然之美体味得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刻细致。陶渊明之诗自然舒卷,而韦应物则不免锤炼,如此诗中的“蔼”字。但平心而论,韦应物写景,在唐朝还是能卓然自成一家的。
这首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相关阅读
1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 【查看全文】
2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出自于诗经作品《十亩之间》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注释】 【查看全文】
3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兰陵王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 【查看全文】
4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出自于诗经作品《鸿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 【查看全文】
5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翻译】 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 【查看全文】
6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出自唐朝诗人来鹄的作品《蚕妇晓夕采桑多苦辛》,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