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3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竹石牧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释】
  6.阿童:小童儿。语出《晋书·羊祜传》中吴童谣“阿童复阿童”句。这里代指小牧童。
  7.箠:竹鞭。
  8.御:驾驭。
  9.觳觫: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10.砺角:磨角。
  11.残:损害。
  【翻译】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赏析】
  但是,诗篇的重心还在于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这段感想又可以分作两层:“勿遣牛砺角”是一层,“牛斗残我竹”另是一层,它们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关于这四句诗,前人有指责其“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的(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其实并没有评到点子上。应该说,作者对于石与竹是同样爱惜的,不过因为砺角对石头磨损较少,而牛斗对竹子的伤残更多,所以作了轻重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代表着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则是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破坏,为此他要着力强调表示痛惜,而采用递进的陈述方式,正足以体现他的反复叮咛,情意殷切。
  说到这里,不免要触及诗篇的讽喻问题。诗中这段感想议论,除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外,是否另有所讽呢?大家知道,黄庭坚所处的北宋后期,是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在神宗时就已展开。哲宗元祜年间,新党暂时失势,旧党上台,很快又分裂为洛、蜀、朔三个集团,互相争斗。至绍圣间,新党再度执政,对旧党分子全面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这种哄争,初期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原则性,愈到后来就愈演变为无原则的派系倾轧,严重削弱了宋王朝的统治力量。黄庭坚本人虽也不免受到朋党的牵累,但他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够看到宗派之争的危害性。诗篇以牛的砺角和争斗为诫,以平和安谧的田园风光相尚,不能说其中不包含深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以及散文化拗体句式(如“石吾甚爱之”的上一下四,“牛砺角犹可”的上三下二)的使用,给全诗增添了古朴的风味。’后四句的格调,前人认为是摹仿李白《独漉篇》的“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陵阳先生室中语》引韩驹语),但只是吸取了它的形式,词意却翻新了,不仅不足为病,还可看出诗人在推陈出新上所下的功夫。


相关阅读
1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摇裔双白鸥》,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 【查看全文】

2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 【查看全文】

3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出自宋朝诗人:刘次庄的古诗作品《敷浅原见桃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 【查看全文】

4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千年调卮酒向人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 【查看全文】

5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 【查看全文】

6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女耕田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