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7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释】
  ⑷欹眠:斜着身子睡觉。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朝鸡者,鸣得绝早,盖以警入朝之人,故谓之朝鸡。”
  ⑸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翻译】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赏析】
  他同期写的《竹里》诗可与此参读:“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此即词中“茅屋数间”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诗的全部情景,但情韵连续,融成一片,更见精严。“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应。
  其比较的结果,马上的鸡声还是比此时枕上的鸟声动听。此意由下文再补足。“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而此时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


相关阅读
1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 【查看全文】

2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出自唐朝代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 【查看全文】

3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点绛唇》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 【查看全文】

4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出自宋朝诗人欧阳炯的作品《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 【查看全文】

5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出自宋朝诗人王恽的作品《越调平湖乐》,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 【查看全文】

6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出自元朝诗人徐再思的作品《朝天子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