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7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齐有倜傥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
  倜傥: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
  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
  光曜:光辉。
  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
  【翻译】
  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赏析】
  《古风·齐有倜傥生》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白一生深受儒、道、侠三种思想影响,思想性格中既有兼济天下之志向,又有独善其身之情怀。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非常通透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军之道成,容亲之义毕。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平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平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相关阅读
1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作品《好事近浙江楼闻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查看全文】

2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 【查看全文】

3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邻》,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 【查看全文】

4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大雅久不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 【查看全文】

5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曲江二首其一》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查看全文】

6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待储光羲不至》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