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9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郢客吟白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注释】
  ⑴“郢客”句:这里的《白雪》和下文的《巴人》,都是古代楚国歌曲。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⑵遗响:余音。
  ⑶徒劳:白白辛苦。
  【翻译】
  郢中之客唱了一曲《阳春》《白雪》,声贯日月,响飞青天。但是他只是徒劳而已,国中有谁来跟着传唱呢?他试唱了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唱和者却有数千人之多。他只有吞声不语,凄然叹息而已。
  【赏析】
  李白的这首诗,全篇化用战国时宋玉《对楚王问》中的典故:“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早已是人们用滥了的典故,但因李白能就典故而生发议论,并将一腔激情与深深的慨叹灌注其中,遂能“化腐朽为神奇”,尽情一吐悲情。由于诗中句句是诗人胸怀的剖露,句句从心底流出,故而读来不仅不觉其“滥”,反而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悲凉的心灵。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首两句看起来似乎沿用典故本意,说郢客所歌“白雪”,声调激越,响遏青云,余音不息。但骨子里却是在说,自己宏伟的政治理想,超人的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犹如“郢客”所歌《白雪》之曲一样,超凡卓越,高居于众人之上。接下去,诗人便把首二句中所蕴含的潜台词,借助比喻,一笔点出:“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李白终生为自己的理想四处奔波,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行路难》其一),一直在等待时机。他屡屡自比鲁仲连、范蠡、乐毅、朱亥、侯赢、管仲、张良、谢安等,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青史留名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济苍生”,“安社稷”。
  但他遇到的却是嘲笑和冷漠,时时感到的是沉重的压抑和彻底的幻灭。“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犹如东风射马耳。”“黄金散尽交不成,自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所以,他只能感叹自己所吟“白雪”,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理想的破灭是何等沉重的打击,怀才不遇是何等的痛苦。一个“徒劳”,一个诘问,不仅仅是世无知音的感叹,也不仅仅是清高的自许与表白,更是绝望后的哀叹,凄凉的酸楚之音,渗透在字里行间。


相关阅读
1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鹧鸪天送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查看全文】

2 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挽词百姓归周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 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 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 心知死 【查看全文】

3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涉江弄秋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 【查看全文】

4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祝英台近晚春》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 【查看全文】

5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 【查看全文】

6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出自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题君山曾于方外见麻姑》,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