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0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郑客西入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注释】
  ⑴郑客:一作“郑容”。《搜神记》卷四: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郑容从关东来,将入函关,西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疑其非人。道住,止而观之。遂至,问郑容曰:“安之?”郑容曰“之咸阳。”车上人曰:“吾华山使也,愿托一牍书,致镐池君所。子之咸阳,道过镐池,见一大梓,有文石,取款(敲击)梓,当有应者,即以书与之。”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果有人来取书,云“明年祖龙死”。
  ⑵镐池君:云水之神。
  ⑶祖龙:谓秦始皇。祖,始也。龙,人君也。
  【翻译】
  郑客西入函谷关,一路上马不停蹄。在平川路上遇到一个驾着素车白马自称是华山君的人。让他捎一块玉璧给搞池君。来取书的人告诉他说,明年祖龙死。听此消息,秦人便互相转告说,我们避难去吧。他们自从去了桃花源之后,便与外人千载相隔。不通消息。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安史之乱前不久。诗人看到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各种矛盾严重激化,敏锐地预感到社会将要发生大的动乱,于是写下此诗。
  此诗借古喻今,阐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见解,表达了要遁世避乱的归隐之思。其最为独到突出的特点,是从头至尾全用古事。《史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拦)使者曰:“为吾遗(送)镐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俱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史记》与《搜神记》两段记载大同小异。按,文中“祖龙”,即指秦始皇。秦为水德王。江神请山神将璧送给镐池之神,是说始皇将要完蛋了,秦王朝已到了穷途末路。诗人以高度精炼、概括的语言,将此浓缩为三十个字入诗,这便是首六句。
  “郑客西入关”即从《汉书》“郑容从关东来”演化而得。不过内涵更为丰富明确。它不仅包含了“关东来”的出发地,而且“点明了将入函谷”的道途和“之咸阳”的目的地。“行行未能已”不仅表明道路阻且长,旅途生括的艰辛劳顿,而且从“未能已”三字中,可以看出秦法森严,使者畏惧延误行期惊恐地匆匆赶路的身影。“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写郑客与素车白马的神人相遇。将地点状语置后,突出了神人的形象。“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剪去文章记载中的枝节,只剩下预言“始皇明年将死”的实质,简洁明了,干净利落。


相关阅读
1 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出自宋朝诗人姚宽的作品《菩萨蛮春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 【查看全文】

2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沈下贤》,其古诗全文如下: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注释】 沈下贤: 【查看全文】

3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南歌子凤髻金泥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 【查看全文】

4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 【查看全文】

5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黄陵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注释】 ⑴莎草 【查看全文】

6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出自宋朝诗人无名氏的古诗作品《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