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5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清晓骑白鹿》,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注释】
  (13)徐干《中论》:“苍颌视鸟迹而作书。”
  (14)《尔雅》:“闲,习也。”《荀子》:“多见曰闲。”
  【翻译】
  拂晓,我骑上白鹿,直奔南天门而去。山腰上遇到一位仙人,道貌轩然,瞳孔方方。我抚摩着古松上的萝藤,想和他聊天,他却把高入青云的关门紧闭。幸好的是,他赠送我一本远古的写有鸟迹字的书,飘飘落在山岩间。书是上古文字写的,读起来很费解。因而再三叹息,拜他为师,才没有回来。
  【赏析】
  登泰山至中途,过中天门,曲折的盘路便为天梯般的石阶代替了。仰望两侧,悬崖千仞,“飞流洒绝,水急松声哀”,“北眺 嶂奇,倾崖向东摧”。泉水若“飞”,峰崖之高绝可见,巨岩累接,险峻难以登攀之状可想。泰山的高泉飞流,不似庐山瀑布“静态”地“挂前川”,而是遇崖迭挫,进溅成珠,泼“洒”在层层悬崖之上,又聚汇成流潜入深谷,水声也就融入松涛呼啸之中了。这是泰山独特的山水景致。向北望去,山峦如扇、如柱、如剑、如兽,千奇百怪,那处处悬崖都像要向东面歪倒下去,令人心僳。诗人顺手拈来“倾”“摧”二字,泰山之高险便活现了。诗人视点又下移到涧谷,只见大大小小的岩洞嵌进崖壁,“洞门闭石扇”,巨石宛如扇扇石门又将洞府封掩起来。涧谷中岚气凝结成的云团荡漾,急流、松涛在神秘的山谷中反复回馈延绵如雷。这云雷,就像是从地底下直冒出来。“地底兴云雷”,诗人摹景拟声,形象地衬托出泰山山涧之深之奇。这又像山水画中的“深远”意境了。


相关阅读
1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塞寒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 【查看全文】

2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紫薇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翻译】 傍晚的秋 【查看全文】

3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出自唐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归至武阳渡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释】 【查看全文】

4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出自于诗经作品《苕之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 【查看全文】

5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 【查看全文】

6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出自于诗经作品《大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