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7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枕上偶成·放臣不复望修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注释】
  ①放臣不复望修门:放臣:流放之臣,古代称屈原为放臣。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陆游意指自己退职,不能再望临安。陆游此时乡居,仅任提举武夷山冲祐现闲居,不在朝位,故以放臣自称。
  ②身寄江头黄叶村:此句化用苏轼《题李世南所画秋景》诗“家在江南黄叶村”句意。
  ③酒渴:久不得饮酒。
  【翻译】
  我这被斥逐的老头不再存重回都城的希望,只好托身寄住在这江边满是黄叶的村庄。我久久想望喝酒却欣喜地听到疏落的雨点声声,一觉梦醒,常常是满怀忧愁对着一盏昏暗的灯光。难道要永久放弃黄河、潼关那险固优越的地方?周代、汉代建都立国的规模可要细细研究磋商。我怨恨自己还不如高入云天的鸿雁,它在南飞时还可以经过中原大地的故国家乡。
  【赏析】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冬,南宋朝廷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了陆游的官,面对这种无稽谗言和无理处置,陆游愤然离开临安,回到山阴故居。在闲居之中仍然忧念国事,《枕上偶成》这首诗就作于庆元元年(1195)十月闲居山阴期间。
  首联中第一句“放臣不复望修门”,起句突兀,愤然不平。其实这对陆游来说,是蓄之也久,其发也烈。因为他当年离开临安时就已经痛下了这个决心,有诗为证:“束书出东门,挥手谢国人。笑指身上衣,不复染京尘。”(《赠洞微山人》)既然“不复望修门”,那么此身何以寄托。这不寻常的起句,如高山落石,势不可遏,所以接着便顶上一句:那江畔遍地黄叶的村庄便是我的托身之所。“黄叶村”,既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之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
  颔联说长时间没有酒喝如同渴之思水一样。又闻疏雨声声,听来犹如把壶沥酒,故曰“喜闻”,这比韦庄“酒渴爱江清”的诗句,写得更有情致。不过,尽管沉沉白昼,无酒销愁,在睡梦之中还是尽可驰骋奇想的,可是一梦醒来,依旧是昏灯一盏,愁绪满怀。此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深秋雨夜的情景,在梦中可以驰骋想象,夙愿得展;但醒来之后,依旧只有昏黄的孤灯为伴,这里写出了诗人心头的孤寂和愁闷,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


相关阅读
1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 【查看全文】

2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查看全文】

3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查看全文】

4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查看全文】

5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出自宋朝诗人曾巩的古诗词作品《西楼子》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查看全文】

6 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旧文书几阁,昏朝醉暮,覆雨翻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旧文书几阁,昏朝醉暮,覆雨翻云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凤池吟万丈巍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旧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