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8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出自金朝诗人蔡松年的作品《渡混同江·十年八唤清江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
  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注释】
  ⑷两都:两个首都。 这里指上京会宁府城和东京辽阳。波神:水神。
  ⑸六合:上下四方。清明:明洁。斗:这里指北斗七星。
  ⑹尸:在其位而无所作为。
  ⑺渔舠:一种刀形的小渔船。 唐陆龟蒙《秋赋有期因寄袭美》诗:“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
  【翻译】
  数年来多次呼喊着船夫,渡过清清的混同江,激起的浪花就因我多次渡江,而笑我辛劳。我已到晚年,归心已重,只得抬头问月,我早已厌倦官宦生涯,以前的船迹都交付给了江流。上京东京之间,络绎奔腾着许多河流,仿佛是受了河神之令变得肃静,上下四周一片明洁,北斗星高挂于空。我是个四处漂泊的小官而已,拿着厚禄而没什么作为,只希望自己以后能在蒙蒙细雨中坐船打渔,过点平静的生活。
  【赏析】
  当诗人终于确定了这个决心以后,心境也似乎平静了许多。所以在他被一叶渡船载普驶向远岸的时侯,更有了俯仰江天的闲悦逸情。“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船行在月色迷漾的混同江上,展开在诗人眼间的,已是一个何其安谧、清朗的空阔世界:从上京会宁,到东京辽阳的“二都”之间,络绎奔腾着许多江河,它们原本滚动着数千里涛声浪音,而今仿佛都奉了“波神”之令,全消歇了浪波,安眠在明净的月光下了“六合”的辽阔空间,也似乎全披明明星月朗照了似的,变得格外的清莹、明洁。
  作者仰望夜天,繁星璀璨,更有北斗七星横指幽幽闪烁的极星,愈见得邃远无际。前句从南北纵向上,展出波“肃”千里的沉沉江流;后句从上下空间中,表现月明“六合”的高远夜天。这似乎只是“景语”,但其实又是“情语”:那是展开在这位诗人心上的美好画境,表现着摆脱矛盾困扰的诗人,此刻的心境已明净无翳、万忧皆去了。
  倘若就这样趁着月色归隐还家,那是很美的,虽然诗人也曾感到,那在中都的金帝,未必就肯轻易放他回乡。但“湖海小臣尸厚禄”,作者这样一想,又不禁自宽自慰起来。迷迷蒙蒙中,便似乎见到自已,已如往日诗中所叙的“我本山泽人,孤烟一轻蓑”那样,正荡着一叶小舟,垂钓于烟雨苍茫的故乡江流了——这正是诗之收结所展示的梦寐般的虚境。它虽然与诗人在《癸丑岁秋郊》展示的“此生愈觉田园乐,梦里晓山三四峰”一样,也只是个醒来难“寻”的悠缈清梦。


相关阅读
1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重别梦得》,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注释】 ⑴梦 【查看全文】

2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新婚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 【查看全文】

3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郭季鹰》,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 【查看全文】

4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出自元朝诗人邓千江的作品《望海潮云雷天堑》,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 【查看全文】

5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过陈琳墓》,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 【查看全文】

6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