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8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蟾蜍薄太清》,其古诗全文如下: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蝃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注释】
  ⑴“蟾蜍”二句:蟾蜍吃掉月亮,实指月食。薄,迫近。太清,天空。瑶台,神话传说神仙所居之地。此指月亮所处之地。
  ⑵“圆光”二句:描述了月食发生的全过程。“圆光”、“金魄”,都指圆月。“亏”,指月食开始,“沦没”指全食。魄,指各种形状的月相。
  ⑶“蝃蝀”二句:言日晕浸入紫微星座,遮掩了太阳的光芒。比喻谗佞壅蔽天子。蝃蝀,虹的别称,这里指日晕。紫微,星座名,即大帝座,喻天子之居。大明,太阳。夷,灭。
  ⑷两曜:即日月。
  ⑸“万象”句:言整个世界变昏暗了。万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景象。阴霏,阴暗朦胧。
  ⑹“萧萧”二句:指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初立,擅宠骄贵,后因无子及巫蛊事被废,句长门宫。见《汉书·外戚传·孝武陈皇后传》。萧萧,头发稀短的样子。
  ⑺“桂蠹”二句:比喻皇后受侵害或冷落后,失势痛苦的状况。桂蠹,寄生在桂树上的害虫。
  ⑻永夕:长夜。
  【翻译】
  赖蛤蟆吞食着瑶池上皎洁的月亮,天空一片昏暗,玉魄销蚀。霓虹来到了太阳的旁边,太阳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浮云隔断了太阳与月亮的恩情,世界一派阴霾。往日华丽喧闹的皇后宫,如今凄凉惨彻。就因为皇后不会生孩子,皇上就把她废黜!就像桂花不结果实,天就怒下霜威!我夜夜为此事思索,使我悲痛满怀,泪流满衣襟。
  【赏析】
  此诗为《古风五十九首》组诗的第二首,当作于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间,唐玄宗以皇后不会生孩子等理由废黜王皇后,而改宠武则天的侄女武妃以后。从诗可以看出李白正统的礼教思想,也可以看出李白政治的长远眼光。武妃以后的确给朝廷带了很不好的影响::鼓动唐玄宗废除并杀害太子等。
  诗分两段。“阴霏”前一段,写月亮被食而没,太阳被遮掩而失去光芒。比喻天子受壅蔽,对朝事失察;皇后受诬陷而被废。“萧萧”后一段,是诗人对皇后被废黜的沉痛感慨。


相关阅读
1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乐府行路难》第三句,其全文如下: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 【查看全文】

2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 【查看全文】

3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三月辛夷才谢小桃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 【查看全文】

4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定西番帝子枕前秋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 【查看全文】

5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别舍弟宗一》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查看全文】

6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