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赴官寿安泛汴》,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注释】
①寿安:属河南府(洛阳)。汴:指汴河。
②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③缉:聚集。缊袍:以乱麻衬于其中的袍子。古贫者无力具丝絮,仅能以麻著于衣内。
④落馀句: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此化用其意。
【翻译】
一路西行,由秋天引发的感怀,越来越觉得凄凉萧条,昨夜新霜初下,沾湿了我粗陋的组袍。菊花早就开过,连枝头残蕊也已尽凋,寒水低落的河岸,旧时的一线水痕高高。
【赏析】
这首诗就以沿途所见萧瑟秋景,衬托出诗人长年沉沦下僚的忧悒心境。同时又还透露了虽则“萧萧官树皆黄叶”令人感伤,但毕竟“处处村旗有浊醪”,尚可安慰羁旅怀抱。篇末切题,一则对前程表示不满,一则洛中山川使人向往,终究还可庆幸。全诗写景如画,抒情自然,诗意浓郁。
《赴官寿安泛汴》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这是张耒赴洛阳府就任寿安县尉,途经汴河之作。首句“秋兴萧条”给全篇定下了基调,诗人抚念身世,纵目秋景,有一种萧条冷落之感。秋,本来就是冷生的,而前一夜新霜初降,又陡增了一层寒意。在这霜秋里,菊花已经开罢,连残蕊都已凋零;河床水浅,露出夏日水盛时的高高旧痕。官道两旁,树叶全黄,酒旗格外显眼,处处可见。诗人欣赏着汴河两边的景色,尽管有萧条之感,但萧条中那残菊、黄叶、水痕、酒旗,却又带着诗意。这与诗人矛盾复杂的心情正好合拍,使他得到一种精神慰藉。“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年龄老大,去就任低级官吏,诗人感到有些扫兴,但此去是在洛阳附近,他听说那里的山水颇富诗意。诗人目望神驰,从眼前的山水景色想开去,则又有一种向往中的快慰。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 【查看全文】
2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悲从弟敬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 【查看全文】
3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古诗词作品《登快阁》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 【查看全文】
4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春江晚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 【查看全文】
5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高阳池送朱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 澄波澹澹芙 【查看全文】
6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作品《题招提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