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11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出自宋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北渡·白骨纵横似乱麻》,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注释】
  龙沙:本指玉门关以西隆起如龙的沙漠地带,这里借用为荒芜的地方。桑梓:家乡。
  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河:黄河。朔:北方。生灵:老百姓。疏烟:稀稀拉拉、断断续续的炊烟。
  【翻译】
  森森的白骨纵横交错,遍布在原野如同乱麻;几年来桑梓毁于战火,变成了荒凉的龙沙。只以为河朔的万千生灵已经被屠杀净尽;却不料破屋上炊烟疏淡——竟还剩几户人家。
  【赏析】
  第三首绝句以十分洗练的笔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荒寂凄凉的画面。在构图上,诗人选择了白骨、荒沙、破屋、疏烟等最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着力刻画,写出多年战乱的浩劫对农村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桑梓繁茂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一片焦土荒漠上,尸骨纵横相藉,寒鸦聒噪争食,被洗劫一空的村村寨寨,只剩下了一堆堆焦黑断砖碎瓦,一两座屋舍的残垣中冒出几缕孤烟。
  这就构成了一幅荒凉、萧索、残破、恐怖、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高度概括地显示了战乱给广大农民带来的灭顶之灾。这画面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揭露和控诉力量,诗人又巧用画龙点睛之笔,将自己主观感情的抒发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第三句的“河朔生灵尽”正是一笔点出了整幅画面的主题——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地区,在频仍残酷的战乱中几近生灵绝灭,这是一场多么巨大的民族悲剧啊!这抒情饱含血泪,凄楚悲愤,与萧索荒凉的画面融为一体,形成了苍凉悲惨的意境,读来余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哀江头》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 【查看全文】

2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出自元朝诗人高启的作品《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 【查看全文】

3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永遇乐元宵》,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 【查看全文】

4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 【查看全文】

5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怅然孤啸,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怅然孤啸,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出自元朝诗人倪瓒的作品《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 【查看全文】

6 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出自宋朝诗人周文璞的作品《一剪梅风韵萧疏玉一团》,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韵萧疏玉一团。更着梅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