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12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出自唐朝诗人王粲的作品《七哀诗·边城使心悲》,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注释】
  37.反,同“返”,返回。
  38.乐土:安乐的地方。见《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39.兹:此,这里。
  40.蓼虫:吃惯了蓼(一种有辣昧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蓼:水蓼,植物名,味辛辣。
  41.谘:同“咨”。征询,商议。
  【翻译】
  边城的荒凉使人悲伤,过去我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冰雪象刀一样割裂皮肤。大风刮得就没有停止的时候。方圆百里不见人烟,草木茂盛却没有人来管理?登上城楼遥望烽火台,只见满城飘动的都是猎猎招展的战旗。行军的人不准备再返回家园.出门时就已经与家人作了长别。几个孩子都已经被敌方俘虏了,我们为此已经哭了好长时间。天下可供安居乐业的地方很多,何苦一直在这个地方呆下去呢?这就象蓼草上的虫子长期吃辣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请不要与我们再谈离开边城的事。
  【赏析】
  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愤激之情和怅然感叹。“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这一反诘句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哀怨情绪,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切。“蓼虫不知辛,去来忽与谘。”蓼虫喜欢吃苦辣的东西,因此说“不知辛”。这两句是说,那些像蓼虫一样长期吃苦而不知什么叫做苦的人,你和他商谈迁徙的事是没有用的。言外之意,战争使人民习惯了,麻木了。这里凝聚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哀,也流露了诗人对此无能为力的惆怅哀叹的情绪。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战争的写实诗。诗人继承了《诗经》与《楚辞》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边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社会现实。
  王粲的《七哀诗》虽以哀痛感伤为主要基调,但哀痛而不消沉,感伤而不失望,在哀痛感伤中包含着希望。他希望出现治世,希望舒展才干,希望息兵止戈,这都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相关阅读
1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出自西汉诗人罗敷的作品《陌上桑》,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 【查看全文】

2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出自于诗经作品《桑中爰采唐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 【查看全文】

3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雨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 【查看全文】

4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出自于诗经作品《清庙》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查看全文】

5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出城寄权璩杨敬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注释】 【查看全文】

6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东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