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6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出自于诗经作品《桑中·爰采唐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释】
  ①爰:于何,在哪里。唐:植物名。即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一说当读为“棠”,梨的一种。沬(音妹):卫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南。乡:郊外。
  ②谁之思:思念的是谁。孟:老大。孟姜:姜家的大姑娘。姜、弋、庸,皆贵族姓。
  【翻译】
  采摘女萝在何方?就在卫国沬邑乡。思念之人又是谁?美丽动人是孟姜。约我来到桑林中,邀我欢会祠庙上,送我告别淇水旁。采摘麦子在哪里?就在沬邑北边地。思念之人又是谁?美丽动人是孟弋。约我来到桑林中,邀我欢会祠庙上,送我告别淇水旁。采摘芜菁哪边垄?就在卫国沬邑东。思念之人又是谁?美丽动人是孟庸。约我来到桑林中,邀我欢会祠庙上,送我告别淇水旁。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分歧只在于是暴露世族贵族男女淫乱成风之作,还是青年男女的相悦之词。《毛诗序》云:“《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朱熹等持前说者大多是受《毛诗》影响,并举姜、弋、庸乃当时贵族姓氏为证。而持后说者往往纯从诗意把握,认为全诗轻快活泼,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炽烈爱情,并无讽刺之意,更谈不上是贵族男女淫乱后的无耻自白。
  从诗本身来看,前者证据不足,仅凭姓氏难以论定主人公身份。况且,诗序本就是汉儒以“比兴”解诗的产物,其对诗旨的解释时有牵强附会之处。但后说似乎又过于主观。按近人郭沫若《甲骨文研究》云:“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又云:“其祀桑林时事,余以为《鄘风》中之《桑中》所咏者,是也。”孙作云亦有同样的见解。鲍昌《风诗名篇新解》推衍郭氏之说,认为上古蛮荒时期人们都奉祀农神、生殖神,“以为人间的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因此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典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桑中》诗所描写的,正是古代此类风俗的孑遗”,“决不能简单斥之为‘淫乱’”。这种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可以说是很中肯綮的。


相关阅读
1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 【查看全文】

2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隋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 【查看全文】

3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送李侍御赴安西》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查看全文】

4 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送征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灭迹人间世,忘归象外情。 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 同欢不可再,朝暮 【查看全文】

5 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出自唐朝诗人潘大临的作品《江间作四首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 【查看全文】

6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昼梦》,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