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出自唐朝诗人储光羲的作品《江南曲·日暮长江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注释】
⑴渡头:渡口。
⑵逐:追逐,追随。
【翻译】
暮色照在长江里,相邀一起回渡头。落花好似有情意,来去紧随船儿流。
【赏析】
第三首诗(日暮长江里)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荡,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虽然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也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应一气读下。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玉台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人传有笙鹤,时过 【查看全文】
2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作品《湖州歌其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3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 【查看全文】
4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查看全文】
5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葛溪驿》,其古诗全文如下: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查看全文】
6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燕臣昔恸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