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0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出自宋朝诗人苏辙的作品《逍遥堂会宿·逍遥堂后千寻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注释】
  ⑹千寻:原本作“千章”,据别本改。一寻为八尺,千寻形容树木高大。
  ⑺中宵:夜晚。
  ⑻对床:两人对床而卧。
  ⑼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翻译】
  逍遥堂后千丈高的幽森古木,半夜里远方送来萧萧的风雨声。误以为实现了对床共听夜雨的盟约而高兴,暂时忘怀了眼前不过是漂泊在彭城。
  【赏析】
  第一首是触景伤情,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前两句所写之景虽是徐州逍遥堂之景,却与十七年前他们在京师怀远驿所见之景酷似。苏轼《感旧诗》叙说:“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急速貌),始有感慨离合之意。”苏辙所说的共读韦苏州(韦应物)诗,“相约早退”,即在此时。
  《感旧诗》中又说:“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尝七八。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这次逍遥堂的风雨声引起苏辙兄弟的“追感前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次而已。秋风秋雨,一般给人以“凄然”之感,但这次给他们的却是“喜”,因为他们在“不见者七年”之后,总算“会宿逍遥堂”了。但这种“喜”又是“误喜”,是空欢喜,因为他们原来是“相约早退”,去过自由自在的闲居生活。
  而此时二人皆在做官,行动并不自由。虽对床夜语,仿佛“旧约”真的实现了;但不久就要“孤帆水驿”,再次离别:“贱仕迫程期,迁延防谴怒。”(《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汶上》)“不知”二字也用得妙,既是因“误喜”而暂忘“漂泊”,更是诗人对“误喜”的自嘲。暂时漂泊彭城,其实是没有什么可喜的。


相关阅读
1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开愁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 【查看全文】

2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望夫石云鬟烟鬓与谁期》,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查看全文】

3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小寒食舟中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查看全文】

4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查看全文】

5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 【查看全文】

6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出自宋朝诗人林逋的作品《山园小梅剪绡零碎点酥乾》,其古诗全文如下: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