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出自宋朝诗人张仲素的作品《秋闺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注释】
⑴碧窗:绿色的纱窗。“碧纱窗”的省称。唐李白《寄远》诗之八:“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斜月:一作“斜日”。
⑵寒螀:寒蝉。螀,蝉类。汉王充《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螀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 晋郭璞注:“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赤。”
⑶关塞: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⑷金微: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唐贞观年间,以铁勒卜骨部地置金微都督府,乃以此山得名。南朝陈沈炯《赋得边马有归心》:“连镳度蒲海,束舌下金微。”
【翻译】
夜晚斜月笼罩碧窗光色正凄迷,听着寒蝉悲鸣心里发愁泪沾衣。梦里清晰见到亲人戍守的边塞,醒来时却不知哪条路通向金微。
【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诗中的主人公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立刻想到:快,去找金微山。金微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思念之情。
相关阅读
1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查看全文】
2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初夏绝句》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注释】 【查看全文】
3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出自宋朝诗人黄庶的作品《探春雪里犹能醉落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注释 【查看全文】
4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和子由渑池怀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 【查看全文】
5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出自唐朝诗人王涯的作品《秋思赠远厌攀杨柳临清阁》,其古诗全文如下: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查看全文】
6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