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乞食·饥来驱我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注释】
⑻觞至辄倾杯:每次进酒总是一饮而尽。觞:进酒劝饮。辄:就,总是。
⑼新知:新交的朋友。
⑽言咏:吟咏。
⑾感:感激。子:对人的尊称。漂母惠:像漂母那样的恩惠。漂母,在水边洗衣服的妇女。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
⑿非韩才:没有韩信的才能。
⒀衔戢: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衔:马勒于口,勒不会掉落,意为永远不忘。戢:收藏。
⒁冥报:谓死后在幽冥中报答,这是古人表示日后重报的说法,非关迷信与否。冥:幽暗,死者神魂所居。贻:赠送。
【翻译】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赏析】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渊明爱酒。“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于是赋诗相赠。从“新知”二字,可见主人与诗人尚是新交,但诗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达感激之情,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在刘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相关阅读
1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金铜仙人辞汉歌》第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查看全文】
2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结客少年场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追兵一旦 【查看全文】
3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题岳阳楼》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查看全文】
4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出自明朝诗王世贞的作品《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 【查看全文】
5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翻译】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 【查看全文】
6 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作品《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