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溪上遇雨·回塘雨脚如缫丝》,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翻译】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这首《溪上遇雨》就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极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相关阅读
1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出自于诗经作品《角弓骍骍角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 【查看全文】
2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出自唐朝诗人吴融的古诗作品《华清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注释 【查看全文】
3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出自宋朝诗人张镃的作品《宴山亭幽梦初回》,其古诗全文如下: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 【查看全文】
4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出自当代代诗人张可久的古诗作品《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 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 【查看全文】
5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出自元朝诗人张养浩的作品《山坡羊未央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 【查看全文】
6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其古诗全文如下: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