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出自唐朝诗人耿湋的作品《秋日·反照入闾巷》,其古诗全文如下: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注释】
⑴反照:即返照,夕阳的返光。唐贾岛《宿慈恩寺郁公房》诗:“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闾(lǘ)巷:里巷;乡里。《战国策·秦策一》:“卖仆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
⑵忧来与谁语:一作“愁来谁共语”。
⑶无:一作“少”。
⑷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翻译】
夕阳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闾巷,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古道荒凉,黄昏时很少看到行人,秋风掀动庄稼,我愁思绵绵无量。
【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诗。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从中来。此时诗人希望有人能来听他诉说心中的忧伤。若能如此,或许能消释一点压在诗人心头的忧伤。首联下句紧承上句,“忧来与谁语”,可是环顾四周,竟空无一人,没有谁能来听自己倾诉。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随景生。诗人以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染出自己面对断垣残壁的空城时的悲哀,而此时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反照入闾巷”时分的空城,这就更浓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时的悲凉心情。
诗的后两句把人们的视线从近景引向远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见古道旁杂草丛生的田野里,禾黍在秋风中瑟缩发抖。昔日喧闹的古道上,只有秋风吹禾黍发出的肃杀凄凉的声音,这声音使古道显得越发空旷寒寂,听了愈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这里“秋风动禾黍”一句还暗合了《诗经·王风·黍离》之意。《王风·黍离》诗序说:“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作者在这里贴切自然地借“黍离之悲”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无限惆怅之感。诗人在后两句诗中以极其洗练传神的笔墨轻轻地勾勒了几笔,虽无一字言“忧”,而“忧”意早已溢出言外,悠长不尽。
相关阅读
1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出自唐朝诗人马异的作品《贞元旱岁》,其古诗全文如下: 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 【注释】 (1)贞 【查看全文】
2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田园言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注释】 ⑴《汉书》:贾谊为长沙傅,三年 【查看全文】
3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灭胡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注释】 ⑴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查看全文】
4 衣白苎,雪面堕愁鬟。不识朝云行雨处,空随春梦到人间。留向画图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衣白苎,雪面堕愁鬟。不识朝云行雨处,空随春梦到人间。留向画图看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望江南赋画灵照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衣白苎,雪面堕愁鬟。不识朝云行雨处,空 【查看全文】
5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城西陂泛舟》,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 【查看全文】
6 早凫江槛底,双影谩飘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早凫江槛底,双影谩飘飖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