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18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八岁偷照镜》,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注释】
  ⑴偷:指羞涩,怕人看见。
  ⑵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⑶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⑷芙蓉:荷花。《离骚》:“集芙蓉以为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⑸筝:乐器,十三弦。
  【翻译】
  八岁小姑娘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十岁到野外踏青,想象着荷花做自己的衣裙,十二岁开始学弹筝,套在手指上的银甲一直没脱下来。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鉴赏】
  这首诗以少女怀春之幽怨苦闷,喻少年才士渴求仕进遇合之心情。这位少女八岁犹存爱美之心。古以长眉为美,所谓“青黛点眉眉细长”,犹为唐人入时装扮。十岁时就有了高洁的情操,郊外春游,知道缝缀荷花制成下裳。作者化用了屈原《离骚》语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是说,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
  十二岁学艺刻苦,学弹秦筝,所用的银爪从不曾取下。十四岁怀春羞涩,藏于深阁,回避关系最亲的男性戚属,“悬知”,表现了女子半是希望半是担忧的待嫁心理。十五岁无处说相思,古时女子十五岁许嫁,诗中女主人公前途未卜,忧伤烦闷,又无处说相思,更无心为秋千之戏,这还不够,作者善作情语,让少女独自对面春风而泣,何等情思。


相关阅读
1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查看全文】

2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 【查看全文】

3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杨白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 【查看全文】

4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查看全文】

5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梦李白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 【查看全文】

6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作品《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