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4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晚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注释】
  ⑴亚:通“压”。
  ⑵无由见:没有办法看见。
  ⑶寒地生材:这里指出身寒门的人才。校:通较,比较,较为。
  【翻译】
  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偏僻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通常晚嫁,是被恶劣的环境给埋没了。可怜鲜艳的桃花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过春天,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赏。
  【鉴赏】
  这首诗题为《晚桃花》,它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
  首联“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先勾画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环境。满树桃花,红艳似火,它的枝桠伸向池塘的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翠竹掩映,青松遮盖,它虽然远离百花又开放得较晚,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次联“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是从首联描写转人三联议论的自然过渡。诗人感叹,这美丽的花只因偶然的机缘才被人发现,若不是斜日临照,与红花相映,人们便观赏不到这“一树红桃”;若不是作者自己是一个投闲置散的人,就不会知道在这“竹遮松荫”的幽静之处,还会有艳丽动人的桃花。


相关阅读
1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鹊桥仙一竿风月》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 【查看全文】

2 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 【查看全文】

3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鹤冲天黄金榜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 【查看全文】

4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出自南北朝诗人范云的作品《之零陵郡次新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注释 【查看全文】

5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女冠子淡烟飘薄》,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 【查看全文】

6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其古诗全文如下: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