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1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罗浮山父与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注释】
  ⑴罗浮山父:指罗浮山中老人。罗浮山:在广东省境内。葛:葛布。
  ⑵依依:轻柔披拂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处形容葛布柔软。江雨空:形容葛布就像江上的细雨细密透明。
  ⑶兰台:战国时楚国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文选·宋玉〈风赋〉序》:“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李周翰注:“ 兰台 ,台名。”此处泛指南方。
  ⑷博罗老仙:指罗浮山父。时:另一版本作“持”。
  ⑸千岁: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石床:山洞里平滑如床的大石,古人称作石床,这里代指织布的机床。鬼工:古人把工艺精巧品为鬼工,此处则指手艺精湛的织工。据《格古要论》说:“尝有戒指内嵌玛瑙,其面碾成十二生肖,纹细如发,谓之鬼工。”
  【翻译】
  葛布轻柔,织得像江上小雨般细密透明,穿上葛衣,像六月的雨中吹来凉风。当罗浮老人把葛布拿出山洞,千年石床上响起了鬼工吝啬的哭声。天气闷热,毒蛇粗喘把山洞弄湿;江中的鱼儿也停止觅食,含沙直立。真想裁剪一幅湘水中天光倒影似的葛布,吴娥不用担心说剪刀不够锋利。
  【鉴赏】
  此诗开头二句有“江雨空”、“兰台风”等字眼,像是描述天气,其实不然。“江雨”是说织葛的经线,光丽纤长,空明疏朗,比喻得出奇入妙。“依依”形容雨线排列得整齐贴近,所以“宜织”。以这个副词“宜”字绾连“织”和“雨”,所织的为雨线之意便明白易解。“织”字把罗浮山父同葛联系起来,紧紧地扣住诗题。次句则以“六月兰台风”写出葛布的疏薄凉爽。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瑳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诗人巧妙地用六月的风比喻葛布。“雨中”二字承上句来,再一次点明以“江雨”来比喻葛的意思。“江雨空”,从视觉写葛布的洁净,有如雨后晴空;“兰台风”,从感觉写葛布的精美。这种绮丽而离奇的想象,正是李贺诗的本色。
  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烘托罗浮山父织葛的技术高明。“博罗老仙时出洞”,老人不时走出洞来,把精心织成的葛布拿出洞来,递给索取的人。句中的“时”,暗示他织得快,织得好,葛布刚刚断匹就被人拿走,颇有供不应求之势。下句就是由此引起的反响。诗人不直接赞美葛布,而是用“千岁石床啼鬼工”七个字来烘托。“石床”原指山洞中形状如床的岩石,这里指代罗浮山父所用织机。“千岁”,表明时间之久,也暗示功夫之深。


相关阅读
1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望海潮梅英疏淡》,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 【查看全文】

2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出自宋朝诗人潘牥的作品《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查看全文】

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无题》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 【查看全文】

4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东还》,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注释】 ①嵩阳: 【查看全文】

5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隋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 【查看全文】

6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兰陵王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