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学阮公体·朔风悲老骥》,其古诗全文如下: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释】
骥:良马。
鸷:禽,大鸟。
平野:平旷的原野。
层阴:一层一层的阴云。
灭没:消失。
绝塞:边塞的尽头。
振迅:振翅疾飞。
拂:掠过。
华林:繁茂的树林。
衰节:指深秋。因深秋草木零落而变衰,故称深秋为衰节。
【翻译】
飒飒秋风感奋了伏枥的老骥,冷冷秋霜激动着在冓的鸷禽。老骥要驰骋,哪怕路途遥远;鸷禽想翱翔,何惧天空层阴。奔驰的老骥消失在边塞尽头,奋飞的鸷禽掠过彤红的枫林。若不是有感于衰节的到来呵,我怎么能够激动起壮志雄心。
【鉴赏】
第二首抒发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着力勾画了“老骥”和“鸷禽”的形象,卒章显志,交代了勾画这两个形象的意义,将全诗所抒发的感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曹操的流传千古的绝唱。其所以见佳,不但在于它“以彼物比此物”,突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写了曹操的宏图大志,而且更在于它可以被不服老的人们为言己志而顺口吟诵,可以被人们为了形容他人的老年笃志而信手拈来。刘禹锡对这两句诗特别喜爱,不止一次地将其溶入自己的诗文之中。例如《秋声赋》中的“骥伏枥而已老,鹰在冓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
这首诗和《秋声赋》一样,并不是简单地把古典化为自己的诗句之中,而是挥动大笔,给古典赋予了某些新义,勾画了一幅“老骥驰骋图”,并把这幅图与“雄鹰翱翔图”互相迭印,使老骥和鸷禽的形象活生生地勾画出来了。“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是诗人就骥驰鹰翔而发的议论,是诗人对老骥和鸷禽的由衷的赞叹,是诗人壮志难酬的奋力的呼喊。这十个大字,使全诗主题鲜明,使全诗感情激荡。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赋得暮雨送李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查看全文】
2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 【查看全文】
3 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两同心伫立东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回、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 【查看全文】
4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柳曾逐东风拂舞筵》,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释 【查看全文】
5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出自唐朝诗人朱敦儒的古诗作品《鹧鸪天西都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查看全文】
6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