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荆州道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释】
泽雉:野鸡。
宝衣:玉衣。
词臣:文学侍从之臣,宫廷诗人。
庾开府:庾信(513——581),字子山,北周著名文学家。开始在梁朝作官,是重要的“宫体诗”诗人,与徐陵齐名,世称他们的诗体为“徐庾体”。公元555年,梁元帝派庾信出使西魏。西魏灭梁,他被强留北方,先后得到西魏和北周的优待,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级官僚设府署,自选僚属的制度叫开府。三司指太尉、司徒和司空,都是高级官吏。开府仪同三司,指开府的体制待遇和三司相同),后世称其为庾开府。庾信仕西魏后所作的《拟咏怀》和《哀江南赋》充满了故国沦亡的隐痛和思念乡关的深情,所以说他“思归”。
咸阳:地名,秦朝的国都,即今陕西省咸阳县。这里代指西魏和北周的都城长安。
【翻译】
荆州的山川过去曾经是帝畿,宋台梁馆残留着依稀的遗迹。古树下马儿嘶鸣呵行人小憩,空城中长满庄稼呵野鸡乱飞。寒风呵,吹落树叶填平宫井,野火呵,烧进荒陵焚毁宝衣。徒使留居北方的词臣庾信呵,在咸阳一天到晚苦苦地思归。
【鉴赏】
这两联中静止的景物很多,有“空城”、“宫井”、“荒陵”以及“宝衣”等等,如果直把这些静物死板板地排列在诗中,那一定是枯燥乏味,不堪卒读的。刘禹锡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在静物之中巧妙地安排了寒风摇动的古树,嘶鸣不已的烈马,刚刚歇息的行人,乱飞的泽雉,飘零的败叶,使诗中的景物动静协调,相得益彰;使诗篇增添了凄凉的景象,肃杀的气氛。最后,尾联明白地告诉人们,庾信枉费了思归之心,“旧帝畿”已经破败不堪了,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了。这两句语带双关,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全诗以此收束,可以说是余味无穷的。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是借古喻今,以古鉴今之作,要求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否则,就要流于空泛。这首诗句句都让人思考:南国的旧帝畿为什么今不如昔、诗人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今昔之感。答案虽在诗外,但对于楚和宋、齐、梁、陈的历史稍有常识的人都是能找到的。楚国末期,政治日非一日,终为强秦所败;宋、齐、梁、陈,一代比一代奢侈腐败,更是尽人皆知、引以为戒的。这是楚和宋、齐、梁、陈灭亡的根本,也是“旧帝畿”今不如昔的原因。这首诗作于冬天,“麦秀空城”四字并非实写城内空空如也,唯麦子吐穗扬花而已,而是用“箕子朝周,过故殷墟”,“作麦秀之诗”的典故来写故国的荒凉。这不仅仅是表示诗人对几个朝代灭亡的惋惜,而是表达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诗中暗示:唐王朝如不认真改革弊政,也会重蹈楚及南朝四代,特别是梁元帝的覆辙。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 【查看全文】
2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至德二载》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 【查看全文】
3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北风行》第七句,其全文如下: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 【查看全文】
4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答友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查看全文】
5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出自于诗经作品《伯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查看全文】
6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