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9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释】
  ①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②荆榛:荆棘。
  ③牧竖:牧童。
  ④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⑤陌:田间小路。
  【翻译】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鉴赏】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正因为此,诗人用“对”字组合起来的柯、墓、荆、榛之类愈多,便使人愈感荒凉。
  颔联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


相关阅读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静夜思》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⑴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 【查看全文】

2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悲青坂》,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 【查看全文】

3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 【查看全文】

4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致酒行》第三句,其全文如下: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 【查看全文】

5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出自于诗经作品《山有枢》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 【查看全文】

6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