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精离毕太淹度,倦鸟将归不知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0

  “阴精离毕太淹度,倦鸟将归不知树”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秋霖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秋风苦雨暗九门。
  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
  阴精离毕太淹度,倦鸟将归不知树。
  愁阴惨淡时殷雷,生灵垫溺若寒灰。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貂裘玉食张公子,炰炙熏天戟门里。
  且如歌笑日挥金。应笑禹汤能罪己。
  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
  焉得太阿决屏翳,还令率土见朝曦。
  【注释】
  ⑴霖:即久雨。曲:这里指乐曲的唱词,也是韵文的一种文体。
  ⑵旰:晚。元元:老百姓。
  ⑶苦雨:久下成灾的雨。九门:即九重门,此指皇宫。
  ⑷凤凰池:亦称凤池,乃禁中池沼。此指宫禁之内。
  ⑸苍龙阙:宫名,此指唐宫。
  ⑹阴精:指月亮。离:同“罹”,遭逢之意。
  ⑺殷雷:宏大的雷声。
  ⑻垫溺:淹没。寒灰:死灰。
  ⑼爨:烧火煮饭。
  ⑽黔首:即老百姓。封:聚土筑坟。
  ⑾张公子:泛指豪门权贵。
  ⑿炰炙:烧烤之意。戟门:即显贵之家。
  ⒀禹汤能罪己:禹和汤把错误归于自己,以示自责。典出《左传·庄公十一年》。
  ⒁豹隐兰凋:喻贤者归隐,独处山林,不被重用。典出《列女传·陶答子妻》。
  ⒂太阿:宝剑名。决:断开。屏翳:云神名,此指阴云。
  ⒃率土:指全国。朝曦:即朝阳。
  【翻译】
  此诗作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时诗人任陕西蓝田县尉。《肃宗本纪》载,是年七至八月,大雨连绵不绝,造成了很大的灾害,此诗即写此事。此时安史之乱仍未平定,时局艰险。又逢此连月秋雨,到处水乡泽国,百姓流离失所。豪门显贵却歌舞升平,过着腐朽奢华的生活。小人得到,贤不得用。
  【鉴赏】
  此诗开篇写圣主,接写圣主所居之皇宫为苦雨所困,点题之“秋霖”。“君不见”三字,一声浩叹,响落天外,与李白《将进酒》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阴精”四句写秋日苦雨给黎民百姓酿成了巨灾。鸟归不知树,可见到处都是水乡泽国,与前“沸泉腾”相呼应。“愁”“惨”“寒”等字,既是写秋日景状,也是诗人同情百姓心境的写照。“公卿”四句浓墨重彩地叙写了官宦之家的富贵奢华,与黎民百姓饿死道途的凄惨与可怜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贫富的悬殊与对立。“且如”四句运用两个典故,一笑一悲,交为互文,可见诗人对于朝政腐朽,奸佞当道的悲愤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希望自己能驱开着满天阴云,使百姓能重见天日。同时,还寓含了诗人欲改变现实的宏伟抱负。全诗气势雄伟,情真意切,意境苍凉,蕴涵丰富,实乃诗人的倾力之作。


相关阅读
1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 【查看全文】

2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出自唐朝诗人邱为的古诗作品《寻西山隐者不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查看全文】

3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失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 【查看全文】

4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作品《送陈章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 【查看全文】

5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注释】 ⑴渭州:陇右道有渭 【查看全文】

6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田家》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注释】 1、萁:豆秆、豆茎 2、釜 【查看全文】